吳曉求:我們不能把金融說得一無是處金融,中國的金融真了不起
鳳凰網財經訊 博鰲亞洲論壇202*年年會于*月2*日至*1日在海南博鰲舉行金融。*月29日,由鳳凰網財經、北大國發院吉印通主辦的“202*博鰲?鳳凰網梧桐夜話“同期在博鰲舉辦,活動匯聚博鰲與會官員、學者、企業家及媒體人共聚一堂,就“開放共贏,構建美好未來”這一主題進行展望。
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席、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求
對于硅谷銀行暴雷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席、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求表示,硅谷銀行事件發生以后,我們對金融風險,特別是商業銀行的風險高度關注金融。但是一定要更關注金融的創新。要正確的理解金融在改革開放**年來,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所做出的突出貢獻。
“我們不要去過分的認為金融為中國經濟帶來太多麻煩,是麻煩的制造者”金融。他說道。中國金融從非常單一的業態結構,走向了多元化的結構,這就是金融的進步。傳統金融無論從業態、功能和結構都是單一的,現代金融都是多元的。因為在現代社會無論是實體經濟還是人們對財富管理的需求都是多元化的。所以必須要通過改革創新,才能由單一的金融業態變成多元的金融業態,這是中國金融改革的基本方向。多元金融業態伴隨著金融結構的變革,伴隨著金融風險的調整,同時也伴隨著金融功能的提高也只有通過創新來完成。
對于中國金融的發展,他進一步提到,我們不能把金融說得一無是處,中國的金融真了不起金融。三十多年來只有兩年通脹超過10%、20%(1991、1992年),沒出現嚴重的通脹,沒出現CPI長期的高企,社會保持了很好的穩定,而且社會的財富得到有效的增長,其中金融的貢獻也必不可少。所以要正面看待它,任何一個發達國家,沒有現代金融的支撐是不可想象的,技術很重要,推動一個國家的經濟結構調整,產業的升級換代也很重要,但脫離了金融它是起不到作用的,金融在里面起了很重要的樞紐、孵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