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產品既有軟件部分又有硬件部分是不是就算智能硬件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很多軟硬兼修的小伙伴會有誤解,以為自己既懂軟件知識又了解硬件開發制造流程,就可以進入智能硬件行業,就是智能硬件產品經理了智能/金屬卡。硬件里面分電子和結構,其實真正想入行智能硬件是要非常懂電子技術這塊的。
公司通常所說的智能不是簡單的軟件控制硬件,而是指智能傳感、萬物互聯、人機能夠交互智能/金屬卡。所以還必須要了解電子傳感、通訊協議這方面的知識。
比如說一款產品是家庭醫療類的機器人,它有個控制平板屬于軟件,有個機身屬于硬件智能/金屬卡。機身可提供能量場、遠紅外理療等功能,平板用來控制理療功能的輸出,比如強度、時間、溫度等參數,然后平板APP中有自己的商城、會員體系等模塊,有自己獨立的后臺。那么這算是一款智能硬件產品嗎?個人覺得這只能算是一款軟硬件結合的偽智能產品,沒有滿足智能傳感、萬物互聯、人機交互中的任何一點。
那么判斷真智能硬件產品的一個基本點就是人機交互,能夠通過語音指令、手勢動作、視頻來對產品進行控制,產品也能通過傳感器或者采集接收數據來主動給用戶反饋,這樣形成一個基本的交流智能/金屬卡。作為智能硬件產品經理,是要熟悉這個過程是怎么實現的。簡單來說,有三個要素。
第一, 軟件+后臺控制智能/金屬卡。用戶可以通過軟件對PCB傳送指令數據,可以是物理端口傳送指令,比如將平板和機身接線連接,指令直接走信號線;也可以是無線通信,近距離可以通過藍牙、射頻直接對產品控制,遠距離的話需要將指令發送給云端服務器,服務器再將指令傳送給的PCB板的通訊模組。
第二, 硬件電子技術智能/金屬卡。產品通過傳感器或者通信模組來收集數據,再通過單片機對數據進行處理從端口對整個產品發出指令。
第三, 無線通信功能智能/金屬卡。無線通信是連接軟件和硬件的橋梁。同樣,判斷是否是智能硬件產品也可以看有沒有無線通信這塊,有不一定是,但沒有一定不是。
那么智能/金屬卡,軟硬件兼修的小伙伴,想入行智能硬件,硬件中電子技術和結構開發往往不會同時都懂,因為這兩塊很偏技術,不像軟件產品經理入門比較簡單,我們需要怎么平衡呢?
首先,電子這塊決定你是否懂智能硬件這行的實現原理,結構這塊決定你是否懂智能硬件產品實現制造的過程智能/金屬卡。電子的硬件產品經理更了解實現的技術原理,結構的產品經理更了解整個產品的開發過程。
所以,智能硬件產品經理是一個對綜合素質要求很高的崗位智能/金屬卡。軟件、電子、結構,必須同時具備至少兩個方向的經驗,且對另一個熟悉了解。有點像玄幻修真小說中的主角,同時修行幾個方向,最后成為集大成者。
以上智能/金屬卡,就是個人對智能硬件產品的一些想法,希望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