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10的開發歷程
文章作者:[君子如玉] 2002-03-01, 00:14:29
6-70年代,國內航空界突然對鴨式(國內當時叫‘抬’式)氣動布局大大地感冒現在印版測量儀用那個型號。無平 尾的驗證飛機模型一個一個的進了風洞吹,還有一幫怪模怪樣的‘抬’上了天。70年原 來由601所研制的殲擊9(外形象瑞典的SAAB37雷式)為了能讓601專心于殲擊8而轉到了 新組建的611所繼續進行。J9高空高速殲擊機采用無尾三角翼兩側進氣,單發單座(也有 雙發方案)。由于611所的任務繁重和科研力量不足,加上J9的目標過高,到了80年該機 下馬了。J10早在70年代中期就提上了日程,同樣采用了和J9類似的方案,不過定位為雙發重型殲擊機,折騰了幾年也下馬了。 為了90年代和21世紀空軍能用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國產殲擊機,80年代中期,經過了 多次方案論證之后,中央和航空部決定,新機定位于輕型多用途空中優勢戰斗機,與未 來重型主力戰機配套,選用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設計的鴨式氣動布局方案。上面要求該機要具有當今世界先進技術水平,適應2000年作戰環境,是我國航空工業打基礎、上水 平、跨時代的重要門檻,無論在設計思想、設計方法,還是在高等手段上都有一個質的 飛躍,其意義十分重大。為此,對新機研制提出了三大奮斗目標,即‘研制一架滿足戰 技要求的飛機;造就一支高素質、高技術、跨世紀的航空科技隊伍;建立一個具有研制 先進殲擊機能力的航空科研基地’。從此神秘的新一代殲擊機就和成飛泡上了,沒想到 這一泡就是十幾年。
當時美國F14、F15、F16等3代機令中國航空界羨慕不已,高低搭配的思想也為我國空軍 裝備體系所采用現在印版測量儀用那個型號。J10就是給我國新一代重型戰斗機配套的類似于F16的中輕型戰斗機。 3代機的某些先進技術如數字線傳DFBW三軸靜不安定控制增穩、翼身融合、大推力渦輪風 扇發動機在80年代中后期我國還沒有完全掌握。這時我國的南亞友好鄰邦將該國一架F16A交換給我國,F16的精彩飛行演示結束后就落得個大卸八塊的下場。與此同時,驗證我 國的DFBW技術的新機-號稱‘爭氣機’也在某廠提上了日程,并在90年代中開花結果, 在國際風云變換,國際合作擱淺的不利環境下中國終于完全掌握了4余度數字線傳增穩控制先進技術,其水平超過了同期SU27及F15,達到并部分超越6CD/Block60的水準.
說10不能不提中國的朋友以色列現在印版測量儀用那個型號。早在70年代初期,以色列就下定決心發展自己的軍事工業,以免受制于人和保持在中東軍事優勢。由于國土狹小,缺乏重工業基礎,在開發國產坦克(就是聞名世界的梅卡瓦)時遇到了許多難題。這時中國專家不遠萬里來到以色列,幫助以色列開發梅卡瓦。梅卡瓦原型用上了中國的 坦克雙向穩定器和火控,而中國也得到了105MM坦克炮的技術和樣品,并把它用在了后來 的國產79式主戰坦克上。這段佳話譜寫了中以友誼的新篇章,而當有人贊揚梅卡瓦的時 候,不能忘記為中國專家自豪。說到以色列的航空方面,該國以法制幻影Ⅲ型戰斗機為 藍本,開發研制了‘幼獅’式戰斗機(乍看就是在幻影Ⅲ上加了更大的鴨翼,空速管和 座艙也不同),其性能比幻影Ⅲ提升了70%。嘗到甜頭后,以色列軍方看到以色列裝備 的美制16A性能出眾,技術含量很高,于是決定借助美國成熟的技術和援助,研制一種 性能上略低于F16的、核心的火控和武器系統為以色列國產的與F15和F16搭配的多用途平 臺,即‘雄獅’式戰斗兼對地攻擊機。1981年開始實施后,以色列空軍發現,對地攻擊 環境日益嚴酷,面臨空中和地面多種威脅,低性能飛機不能勝任未來戰場環境要求,必 須提高雄獅戰斗機的性能和定位。基于這種指導方針,在獅戰斗機上采用了大量現代化 技術,機身質量的30%為復合材料、加裝近距耦合鴨翼,3余度電傳和先進機載設備等。
根據需要,以色列加強和美國的技術合作,大量吸收美國先進技術,同時將核心軟件和 接口自行開發現在印版測量儀用那個型號。雄獅最大特點是質量輕,航程遠,為了能減輕重量和提高隱身能力,該 機機身采用22%合金材料,空重僅590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18400千克,載重能力驚人, 近7200千克的載彈量。而F16A最大可載6500千克左右,而且還要減少機身油箱容量才能 達到。 獅LAVI戰斗機的氣動布局別具一格,同F16單發機身及進氣道,與F16不同的是,獅LAVI 摒棄了邊條翼,采用帶鴨翼的大翼展三角翼,機動性較F16為佳;鴨翼與主翼有部分重疊 ,大大提高了在大仰角飛行時的升力,相當與普通三角翼地倍。采用放寬靜部安定度技 術解決了氣動重心前移的問題,該機共9個獨立隨控操縱面,采用與F16完全不同的垂尾 設計,改善了跨音速能力,能夠完成各種飛行條件下的復雜動作,全動鴨翼提供了良好 的水平轉彎能力和不仰俯機身就可實現爬升和下滑的能力,動力采用美國普惠PW1120渦 輪噴氣發動機,即F100-PW100 新址縞 發動機的改進 新 噴氣型。加力推力達9350千克,動力系統推重比為7.6:1,而雄獅LAVI空戰重量8.3噸,空戰推重比可達1.12。機動性 方面LAVI在5000米0.9馬赫連續轉彎速度達13.5度/秒,強于空戰型F15及F16,是當時除 蘇27外機動性最好的戰斗機之一。機載設備在90年代前是世界一流水平,換裝4余度電傳 操縱,ELM2035脈沖多普勒雷達,性能與當時最新的美制APG68相當。座艙儀表采用部分 數字化與傳統儀表結合(以色列人很實際,不要經看不經用的東西),手不離桿控制,光柵衍射平顯和3個多功能陰極射線管顯示屏,其中一為彩色液晶。中置操縱搖桿,沒有采用F16的右置操縱搖桿,以便應急時飛行員可以雙手操作。該機技術的60%來自美國, 隨著性能不斷提高,美國負擔的援助費用愈來愈昂貴,美國政府對獅的研發態度愈來愈 消極。
1986年12月雄獅戰斗機試飛成功,而以色列打算除自身裝備外,大批量生產以降 低成本,向國際市場出售現在印版測量儀用那個型號。這不但斷了美國F16在軍火市場的財路,還嚴重違反美國軍事 技術轉讓限制條例。 …………美國政府徹底對雄獅戰斗機發展計劃失去耐心了。他們向以色列內閣施加壓力 ,要求停止雄獅研制,并威脅撤銷對以援助和支持,但如果以色列終止雄獅發展,美國可以向以提供貸款以優惠價格購買F16戰斗機及改進型作為補償。這個情況引起以色列內閣的激烈爭論,終于,在1987年8月30日以色列內閣以12票對11票通過決議同意終止雄獅戰斗機計劃,LAVI夭折了。
中國在研制新型戰斗機工程中也沒有忘記關注世界軍機發展,以色列獅戰斗機由于在當時輕型戰斗機中較為優秀,且以色列有外銷意向,我國也表現了購買的興趣現在印版測量儀用那個型號。而美國的限制條件使我國只能望洋興嘆。1988年初,可能是出于鞏固中以傳統友好和合作的基礎的目的,同時也是對美國強制終止以色列的雄獅以方不滿,中以達成秘密協議,以色列向中國通過雄獅戰斗機樣品和技術,由中國繼續開發雄獅。這樣,雄獅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在評估雄獅過程中,我方認為該機能夠滿足我國空軍對新機提出的要求,并且具有典型的第三代戰斗機中的先進技術水平,不如將仿制與研制新機相結合,將新機計劃與改進雄獅計劃合并。1988年9月,中央和航空部、國防科工委批準新機發展計劃,該項目于1988年10月在611所立項,稱為10號工程,也稱為8810工程。611用2年時間全面對LAVI進行技術分析,摸透吃透并跟蹤國外最先進的模擬仿真技術,自己完成軟件的改造和升級,完成軟、硬件和系統綜合的研制。在國外無法得到技術支持、國內無人能夠提供支持的情況下,只得自己組織攻關修改了數萬條計算機程序,終于克服了難關。這時,美國發現了以色列LAVI戰斗機技術的暗中轉讓,十分惱火。
1990年初,美國政府在和以色列沙米爾政府屢次交涉無效的情況下,派特使通知以色列內閣,如再不停止雄獅戰斗機及美國軍事技術轉讓的話,就停止對以色列的經濟支援和軍事支持現在印版測量儀用那個型號。以色列政府出乎意料地表現了極端強硬的態度,對美國干涉嗤之以鼻,并譴責了當初美國強行終止獅戰斗機的行徑。美國政府知道雄獅的夭折是美方的意思,而且也知道沙米爾不是等閑之輩,尤其是當年以色列為了報復美國80年代初單方面終止對以援助和阿拉伯交好采取的‘美元行動’對美方打擊之深,美方記憶猶新。(80年代初美國為了拉攏阿拉伯世界,曾和以色列內閣發生摩擦,后又單方面終止援助。以色列馬上派出特工赴加拿大綁架了一個在加養老的美國老頭-為美國貨幣美元制版的退休雕刻師,并從意大利高價購買印鈔機-美元印鈔機的同一型號,美國有2臺,全世界共3臺。在以色列制造的難以辨認的美元印版-只有個別參與制版的人才能辨認。利用國家資源和能力開始大量印制美元。這些美元流入世界金融貨幣市場和美國本土后,由于銀行無法辨認真假,造成了極大混亂。當時美國里根政權剛剛穩定了美國經濟,剛從70年代末經濟危機中復蘇的美國經濟遭到如此突如其來的打擊令美國政府措手不及。以色列的‘政府行為’進行到第2個月,美國政府就徹底認輸了,恢復了對以援助,以方把印版交給美國,但印鈔機封存在以色列,至今流通的美元中還有當年以色列的美元版本-繞遠了,馬上回到于是,對以色列違反技術轉讓慣例的譴責就停留在了紙上和口頭,最后不了了之。
4 鍛造空中利劍1991年,中國購買了SU27重型戰斗機現在印版測量儀用那個型號。該機優秀的機動性、作戰半徑和可靠性使中國空軍十分滿意,并下決心引進生產,以代替J8作為跨世紀的重型主力戰機。同時,對新輕型機的要求也提高了。要求新機能夠同SU27高低搭配,能夠伴隨JH7遠程奔襲并提供空中掩護(其實LAVI的作戰半徑和航程就不小了,但考慮到JH7具備能夠從新疆起飛不加油到達臺海前線的能力,要擔負空中掩護的新殲的作戰半徑還是不夠的)。機動敏捷性要達到或接近SU27的水準。1993年底,第一架8810新機完成,該機基本上是仿制雄獅戰斗機的版本,航電方面從以色列引進了雷達和自動駕駛儀,1994年初經過試飛,基本達到原來提出的要求,但空軍仍不滿意,要求航程還要遠,要更敏捷,可靠,巡航速度要提高,掛載能力可以適當放寬。于是新機重新改進設計,11所和某基地做了大量工作,重新設計了氣動外形,進行風洞試驗,創造了共和國歷史上一個新機項目風洞試驗次數最多記錄。
首先,將10號機身加大加長,擴展了內部空間并提高了結構強度,增加了機身油箱容量;主翼由LAVI的三角翼改為雙三角前緣的梯形翼,翼展達 ×米,中低空敏捷性較LAVI又有了提高;放棄了LAVI的窄垂尾,重新設計了類似米格戰機的垂尾,以提高高速飛行的穩定性現在印版測量儀用那個型號。原LAVI前鴨翼與主翼的重合消失,改變了鴨翼形狀并采用了部分翼身融合體技術;重新設計后機身換裝某型渦扇發動機,但保留了LVAI雄獅戰斗機的雙腹鰭;重新設計了進氣道,提高大仰角飛行時的進氣效率并改善了隱身性能,值得注意的是掛載能力沒有降低,全機1×個外掛點,通用掛架;新殲空重增加,但由于發動機推力增大,該機推重比沒有降低。新機于1996年中首飛成功,即8810的01號機。1996年底,02號機很快完成,其座艙及前機身又做了改動,進氣道口采用橫截面近似矩形的一元斜切楔型口,側截面為S型,力求減少雷達反射,此后03-06號機均采用此外形,各機不同在于垂尾形狀和發動機噴口。02號及1997年的03、04號機在航電方面延用LAVI后期4余度數字線傳操縱增穩,改進型全自動駕駛儀,數字式導航陀螺儀,仿制以色列火控雷達,國產第2.5代技術光柵衍射彩色平顯,軟件由中國和以色列共同用ADA開發, 裝備國產敵我識別器,自03號機起裝備新研制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火箭零-零彈射椅和我國研制的機載信息處理系統,動力主要由中國生產,采用渦扇某型及俄國AL31SF 型仿制品。01-04機氣動外形粗看與法國陣風、歐洲EF2000、俄國I.44均有相似之處,新殲空機重量是上述四機中最輕的,而且是唯一單發版本,定位同瑞典JAS39。與1987年的雄獅戰斗機相比,變動之大,打個比方,如果說雄獅戰斗機是10號新殲的親爹,F16是它親媽的話,此時也不認識它了。AF31SF推力達到12500公斤力,較原LAVI雄獅戰斗機大 大提高,使新殲在總體性能上超出LAVI后期型70%以上,其某些機動敏捷性和高速、加 速性能可和SU27媲美。未經改進的火控性能與90年代美軍新服役的F16CD相當,值得注意的是,8810的02-04機采用與F16相同的操縱方式,右手側數字搖桿手不離桿設計,中間同LAVI有備份搖桿插口,非常重視人機工程學的設計大大減輕了飛行員疲勞。1997年共有3架8810新機試飛,到年底04號機出來后,新機定名為殲擊10號,由成飛全權負責第一階段定型試飛。1
96年底SAC的J8ACT(號稱‘爭氣機’J8Ⅲ(J8ACT)先進數字控制變穩機)被外界誤解J8Ⅲ 殲擊機的技術驗證機首飛成功,該機采用三翼面布局,航電控制系統應用的技術水平遠遠超過SU27B,已經達到或超過F16CD/B60的水平,J8Ⅲ(J8ACT)作為試驗平臺,有望將這些新技術裝備用于我國新一代戰斗機和改進現有裝備現在印版測量儀用那個型號。美軍為了技術和飛行員能快速掌握操作技能F16D/block60采用了同F22的飛控技術和火控軟件,第三代彩色光柵掃描平顯。而J8ACT不但也應用的同樣技術,而且是我國自己開發和制造,如應用于新機,加上自行研制的脈沖多普勒雷達或相掃大功率多功能雷達,多功能液晶顯示屏和國產3代平顯,在電戰系統上有可能接近或達到美軍同代先進水平。8810驗證機02號墜毀后,試驗基地和611所仔細查找原因,很快修改了新機的設計,并改進了彈射座椅系統。仿制發動機由于材料和工藝水平,壽命一直不能過關,1998年初在03機上換裝新型大推力(8.5:1)渦扇發動機,并在98年中的一次試飛中實現了超音速巡航。這是我國第一次實現超音速巡航試飛,標志我國成為繼俄羅斯、美國、歐洲后第一個和唯一研制成功超音速巡航戰斗機的亞洲國家。超音速巡航試飛持續40分鐘之久,平均航速達到1.*馬赫。考慮到量 產型的經濟和可靠性,未來估計不可能在量產型上實現此功能。在整個8810研制工程中 ,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依靠自己力量建立了以“鐵鳥”飛控系統、航空電子系統動態綜 合模擬試驗臺為代表的十大關鍵試驗設施,掌握了飛控控制律開發和驗證技術、飛控系統綜合設計和驗證技術、航空電子系統綜合設計和動態模擬技術等一大批關鍵技術。該機的標準空戰武器是霹靂8×2、霹靂11×2或霹靂12×2、霹靂14×4。1998年秋,經過了2年試飛,10號第一階段試飛結束。其飛行性能滿足要求,03、04、05、06機定型,在慶祝新殲定型大會上,04機作了精彩飛行表演,降落后,江 和黨政軍領導親切接見了試飛員,并在新機上合影留念。新型號的整個研制過程長達十幾年 ,據有關文章披露,“重點型號飛機已取得了重大技術突破和輝煌的成果。這個具有跨越時代的重要成果,使我國飛機設計水平邁上了一個新臺階,揚了國威,壯了軍威。這個輝煌的成果不僅使我國研制出一架性能先進的新型殲擊機,而且為我國培養了一大批掌握高科技的技術隊伍,建立了一個具有研制先進殲擊機能力的航空科研基地,圓滿實現了上級提出的三個奮斗目標。新型號飛機研制成功,標志著我國在航空高科技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也標志著我國已具備研制新一代航空武器的能力,對于提高我軍航空武器裝備水平,增強我們的綜合國力,有著極為重要和深遠的意義。
重點型號飛機是我國航空工業發展史上的一座豐碑現在印版測量儀用那個型號。”1999年初,05、06加上后來的07、08機赴西安閻良試飛研究院進行第二階段試飛,主要是火控武器定型和打靶。裝備新型火控雷達是機載信息處理設備、數據鏈的10號新機進行了空中截擊、格斗占位、對地攻擊、發射、投放多種導彈和指導彈藥,并解決了電磁干擾問題。新機還裝備了國產頭盔瞄準具,實戰能力大大加強。2000年初,新機第二階段試飛結束并定型,開始小批量產裝備試飛團,編制飛行手冊和教材,我國從某國采購了批量AL31F發動機,可能用于第一批10號殲擊機。同時,挖潛試飛也同步開始。611所已形成了多型號研制和一批預研項目同時展開的形勢。國家重點型號8810研制正在向縱深發展,該所在艦載機、新一代殲擊機、矢量推力技術、先進氣動布局、航天飛機等國防科技領域都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未來殲擊10將采用國產渦扇發動機和矢推動力,而矢推發動機更適用應用于艦載改進型,殲擊10的完全定型和大批裝備空軍和海軍航空兵部隊為時不遠了。
最后,來個外行對J10的評價現在印版測量儀用那個型號。J10大量采用了國際西標第三代戰斗機和第三代后期的技術,總體水平相當于國際上三代半戰機水平。在機體隱身和超音速巡航方面與第四代戰機差距較大,而由于氣動外形的成功,其中低空低速性能和中高空高速性能較好,起降和負載性能也在三代半戰機中屬優良。除當前動力外,國產化程度較高,主要系統均已經國產化,主要飛控及軟件由國內開發制造,主要性能與日本現役F2相當。2001年1月首飛的印度LCA除在重量上和10相當外毫無任何可比性。量產型J10與歐洲EFA(超音速巡航目前沒有)及陣風、JAS39相當,機動性和續航力稍好些。
到處都是10,J10可以說是10年來最神秘的新機發展計劃了現在印版測量儀用那個型號。其實主要原因是從情報部門到普通軍事愛好者對她的關注程度極不一般,而真正神秘的新殲卻無人知曉。96-97年在四川試飛的J10多次被誤認為幻影2000,以致于出現臺灣幻影2000大量叛逃大陸的傳聞。互聯網上只要出現‘10’的話題就熱鬧異常,港臺記者也不放過任何機會向國內航空界人士打探蛛絲馬跡。而88年正式啟動的8810工程卻從來沒有被官方確認過,航空專家和高層多次強調該機‘不存在’或‘無法證實該計劃的存在’,而頻頻在網絡中露出端倪的新機更增加了他的神秘感。
2000年底,真正的J10圖片堂而皇之的出現在網絡上,2001初,隨著印度83年啟動的LCA終于首飛,互聯網上的10號越來越多,而且原來充斥的大量假造圖片也逐步讓位,在航空工業50年慶的時刻,J10的初步亮相可能為時不遠了現在印版測量儀用那個型號。
有趣的是,鼎盛軍事網屙襠網友曾因誤入軍事禁區被罰站觀看J10試飛科目,令無緣與J10真面目相見的愛好者和特務間諜大跌眼鏡現在印版測量儀用那個型號。而西安的愛好者們常與新機見面卻不能識 其面目,可見我國在保密方面的一些做法很有意思。隨著J10量產和動力加速國產化,大批量的新機會越來越多地曝光。
6 尾聲-不是結尾的 客觀評價我國航空工業研發、技術水平,整體與世界最先進國家差 距較大,而在某些方面如航空電子設備、氣動已經緊跟上最新技術水平現在印版測量儀用那個型號。相信在未來15 年,我國航空工業整體水平會有一個飛躍,在材料、工藝上將與先進國家相差無幾
看一點學一點再想一點~